-8.1 C
New York
Wednesday, January 22, 2025

Buy now

记录华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你的故事, 我的故事,我们的故事, 我们的报纸!spot_img

麦城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纪实系列(之一)

 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华裔代沟交织中的亲子沟通  

2018年12月8日下午3点 “中国父母、美国孩子 – 青少年心理及情绪健康”亲子教育论坛在威斯康星州首府麦迪逊市的研究园(5602Research Park, Madison)举行。本次论坛由麦城华人协会 (MACCO) 领衔,联合全美华人联合会(UCA)Wisconsin分会、 密城华人社区中心(MCCC)以及UCA Illinois Chapter共同举办。

报告大厅座无虚席,聆听讲座的大部分来自麦城本地居民。还有个别同胞专门从芝加哥和Oshkosh等周边城市驱车前来,早早地到了现场参加这一活动。他们的执着,让我们更加认识到这次讲座意义非凡。 

这场有声有色、生动热烈的讲座是由四位经历各异、专业不同, 却对华裔移民家庭子女教育和青少年心理成长都有独特见解的人士主讲, 以及被讲座触动心旋的热情听众积极互动,共同参与下演绎完成的一场精彩讲座。

本论坛由主办方麦城华人协会会长、UCA Wisconsin Chapter President李晶博士主持。李晶博士在论坛开始就呼吁大家关注和关心我们下一代的心理及情绪健康。她说,我们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我们是在中国出生,并在中国接受教育的第一代移民父母。我们培养的是美国出生,并在美国接受教育的第二代孩子。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身体健康、精神快乐。什么是快乐?孩子的一生如何让他们掌握使自己快乐的能力?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一般比较清楚孩子身体上的需求,那么孩子的情感需求是什么?怎样与孩子沟通?我们父母该如何做,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有价值感、有目标、有激情、有同情心和同理心、有坚毅性(Grit)(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历经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的性格),而且一生都能让自已快乐?

本论坛邀请的四位嘉宾主讲人分别是: 李佳信慈善基金(Calvin J. Li Memorial Foundation) 创办人、移民家庭子女教育专家李秋波博士 (Paul Li)、 来自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Indiana)从事心理研究和大学生临床心里咨询的谢维扬博士、 来自密城 (Milwaukee, WI)从事成年人心理和情绪健康治疗及社区康复服务的钟广昌博士 (Roger Zhong)、 以及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华裔二代, 目前是麦城老兵医院心理医生的Dr. 黄海蒂(Heidi  Huang)。

精彩演讲     醍醐灌顶

演讲嘉宾李秋博士:打破文化差异和代沟的双重困扰

从马里兰州远道而来的李秋波博士首先做了题为“如何打破文化差异和代沟的双重困扰”的演讲。他从一位痛失爱子的父亲的角度反思父母和孩子关系中最美好最宝贵的时光。三年前, 他18岁的儿子因车祸去世, 当他从中国匆匆赶回来,握着孩子冰凉的手时,他深刻地意识到,他和儿子一起最美好的时光是他们一起看橄榄球赛和有关球赛的交流。他总结了孩子健康成长的三个需求: 身体需求、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并着重阐述了情感需求的三要素,1)安全感, 2) 身份认同感, 3) 自身价值感。

李博士认为安全感最重要的是心理安全。而心理安全的基础是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家庭环境。他建议父母多花时间陪孩子一起成长,避免体罚;夫妻关系和谐、 或者离异后对原配偶的真正宽恕是为孩子提供安全家庭环境的基本要素。

在谈到身份认同感时,李博士 让华裔父母震耳发馈的观点是,要认识到孩子首先是美国人,其次才是华人的种族身份,弱化孩子内在的种族自卑感, 如长相不好, 体育不好 等,树立积极的亚裔文化价值观,正确对待美国社会对亚裔的偏见, 比如男孩不男性,女孩不性感等。

李博士特别强调了父母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自身价值观阶段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孩子 自身价值的树立不在于他们取得的成就,而在于他们是否感觉到来自于他人,尤其是来自于父母的爱。自身价值的来源不在于他们做了什么,而在于他们对自己的认识 (“Notwhat they do, but who they are”, 李博士原话)。所以,父母要发现和认识自己孩子的独特性和优点,不要和别的孩子比较,不要在孩子的兄弟姐妹之间比较,更不要和父母自己小时候比较。

李博士最后的总结语重心长,“与孩子建立起亲近的关系实在是人生特别美好的事情”。

李博士演讲真情流露,感人至深,在听众中引起了很强烈的共鸣。

演讲嘉宾谢维扬博士:青少年心理的理性探索  —  心理韧性和自我同情能力

作为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注册心理咨询师, 谢维扬博士从非常专业的角度分析了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和自我同情能力(self-compassion)对提高青少年抗压能力、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谢博士首先分享了美国心理协会的几组统计数据,指出心理健康问题在成年人和青少年中普遍存在,而且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她就职的大学在过去10年里学生的心理咨询需求增长了10倍。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囿于传统文化中的各种理念束缚,亚裔人群对接受心理咨询服务的要求比其他族群低很多。

谢博士简析了造成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   潜在的生物型(比如家族遗传,性格等),和后天的经历(如生活中的不幸遭遇等); 她 提到了“素质-应激模型”(Diathesis-Stress  Model)。

 她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心理脆弱性和心理疾病的倾向性,遇到促发因素时,心理健康问题有可能爆发出来。她用两个盛有不同水量的矿泉水瓶做了一个简单的挤压实验,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潜在心理问题在压力下爆发为心理健康疾病的可能性, 强调了在青少年时期建立心理韧性的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地预防大学和成年后的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心理韧性即经历艰难困苦后的“反弹”能力,  而培养自我同情能力对心里韧性的建立至关重要。“缺乏自我同情 (lackof self-compassion) 会引起青少年情绪困难(emotionaldifficulties),从而造成焦虑、抑郁、自残等种种心理问题“。

谢博士为在座的父母介绍了几种帮助孩子培养自我同情能力的方法。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感知能力(mindfulness),观察和了解当下的各种情形,善于发现正面的、积极的因素,区分外界事实和内心感受,不要过度地被内心感受左右自己的情绪而忽略了真正的外界事实。

         其次,告诉孩子痛苦、不足和失望是每个人必然经历的情感,而非仅仅“我”一个人的问题。当孩子某种情绪爆发时,要劝导他们认识到情绪的暂时性,在认知和接受这些情绪后要通过积极的方式来自我安慰和调节,而不是通过其他负面的方式。

谢博士告诫父母要多对孩子做正面的鼓励的评价,不要自我批判,自我评判,要培养他们使用自我同情的语言,不要过多指责过去发生的事情,而是鼓励和引导孩子使用将来型的语言以后提高和改善。亚裔父母要克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谦卑”意识,在语言上直接、清晰地表达对孩子的认可和爱,以鼓励和认同为主。

谢博士指出,孩子的自我同情能力是个学习的过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父母要提高自身情绪管控和自我同情的能力,言传身教,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学会自我感知和调节情绪。谢博士还提供了一份自我同情能力的测量表,供家长和孩子自测参考。

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并推荐了下面的资源:

(未完待续)

(《密城时报》麦城我家报道组  匡晓东  江宜庶报道  照片 宋嘉声提供)



Related Articles

Stay Connected

0FansLike
3,912FollowersFollow
0SubscribersSubscribe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atest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