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國內流傳一個笑話:一對清華北大畢業的夫婦去找禪師求教,問如何買得起學區房。禪師回答:既然你們一個北大畢業一個清華畢業的都來問這個問題,那為啥還買學區房啊?意思是,目前房價高,學區房價更高。另一層意思是,讀書沒用,讀一流大學,若不能變現,也沒用。移民美國的華人也都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買房的第一考慮往往是要好學區。甚至把子女能進入名牌大學視為移民的目的之一。
那麼,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因此,了解現代教育的發展歷史對於做父母的非常必要。其實美國的許多名校都有著基督教的傳統。
筆者曾去參觀哈佛大學,這所創建於1636年的大學在1642年的學院法例中寫道:“讓每一位學生都認真考慮以認識神與耶穌基督為永生之源(約17:3),作為他人生與學習的主要目標,因而以基督作為一切正統知識和學習的唯一基礎。所有人既看見主賜下智慧,便當在隱密處認真藉著禱告尋求他的智慧。”學校最初也是為培養牧師和神職人員。哈佛大學的校訓是拉丁文veritas,翻譯成中文就是“真理”,讓學生獻身於對真理的追求。
與哈佛大學相似,耶魯大學的早期歷史也是以清教徒思想為基礎的。該校將希伯來文看得與希臘文和拉丁文一樣重要,因此耶魯大學的校訓是以希伯來文和拉丁文兩種語言表述的,拉丁語是Lux et veritas,翻譯成中文就是“光明與真理”。而“光明”與“真理”,在聖經中都指向神。
著名的普林斯頓大學成立於1746年,最初是基督教長老會培養長老的地方,這所歷史悠久的常春藤名校,其拉丁文校訓翻譯成中文就是:“讓她以上帝的名義繁榮”。雖然這所大學已經從神學院轉變為學術性的綜合大學,但這個校訓依然保留著。
中國興辦現代教育是在清末民初。許多大學的建立過程中,來自西方的基督教宣教機構做出巨大貢獻。
北京大學的前身是燕京大學,創辦於1919年,是由當時在北平的三所教會學校合併而組建的,邀請當時在南京金陵神學院任教的司徒雷登擔任校長。當時的校訓是“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務”(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這個校訓其實就源自聖經。聖經中說:“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讓人得自由。”(約翰福音8:32)耶穌宣告:“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約翰福音14:6)因此,認識真理必須認識耶穌。當時辦現代教育的這些著名教育家,是要為中國社會培養這樣的人才:他們因為認識上帝而得到本身的救贖與人生的自由,並服務於社會。
與北方的燕京大學相識,東吳大學的前身也是教會學校。東吳大學1900年創辦於上海,後來遷往蘇州,1949年後遷往台灣的部分沿用此校名;留在中國大陸的部分成為後來的華東政法學院、上海財經學院和蘇州大學。東吳大學第一任校長是美國宣教士林樂知(Dr.Young J. Allen)。東吳大學校訓原為英文:”Unto a full grown-man”(培育出成熟而完全的人),語出《聖經‧以弗所書》第四章十三節(Ephesians 4:13)原文節錄如下:”And he gave some as apostles, some as prophets, some as shepherds and teachers,……until we all attain to……to a full-grown man, ……”原義是指每個人雖各有其職分,都應先成為一個成熟而完全的人,……。(注:English Standard Version的聖經經文是until we all attain to the unity of the faith and of the knowledge of the Son of God, to mature manhood,[e] to the measure of the stature of the fullness of Christ,中文和合本聖經翻譯為“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根據這一節聖經可以看出,所謂“成熟而完全的人”其實首先是認識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的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也就是說是在信仰上成熟。
(維俊供稿, 責任編輯:劉俊麗)